傷寒論淺注目錄
補《後漢書‧張機傳》
傷寒雜病論原序
圖解運氣圖
凡例
讀法
辨太陽病脈證篇上計四十一節計十九方
辨太陽病脈證篇中計八十一節計二十七方
辨太陽病脈證篇下計五十九節計二十六方
辨陽明病脈證篇
計八十節。張本第七十八、七十九節, 今照古本兩節合為一節計十方
辨少陽病脈證篇
計十節
辨太陰病脈證篇
計八節計兩方
辨少陰病脈證篇
計四十五節計十五方
辨厥陰病脈證篇
計五十五節計六方
辨霍亂病脈證
計十一節計三方
辨陰陽易差後勞復
計七節計四方
辨痙濕暍脈證
此篇王叔和從《金匱》采入,以補《論》中所未備, 後學者須當知所分別。
附識
附錄
按:前人謂《傷寒論》三百九十七法、一百一十三方,柯氏非之。余向亦服柯氏之灼見。然二十年來,誦讀之餘,偶得悟機,必注其旁;甲寅乙卯,又總錄之。分為二種:一曰《傷寒論讀》,一曰《長沙心法》,尚未付梓。己巳歲保陽供職之餘,又著《傷寒論淺注》一十二卷,刪去《傷寒序例》、《平脈》、《辨脈》及《可與不可》等篇,斷為叔和所增,即《痙濕暍篇》亦是叔和從《金匱》移入。何以知之?即於前人所謂三百九十七法、一百一十三方二句知之也。其一百一十三方之數,宋元舊本與近本俱同,無庸贅論。而喻嘉言於各節後旁注,計共幾法,未免強不知以為知。張憲公、王晉三以各方後咀為末、先後煮、啜粥不啜粥、飲暖水、日幾服、夜幾服等為法,亦不過於人人俱略中點個眼目,非於全論中明其體用。且三百九十七之數亦不相合,余不敢阿其所好。新安程郊倩一翻前說,謂論中各自名篇而不言法;其辨脈、平脈係之以法而不名篇,法止有二,多則不成法矣。而不知王叔和以脈法自許,著有《脈經》行世,其《辨脈》《平脈》原為叔和所增。程郊倩《後條辨》一部,有心與叔和為難,而竟崇奉此二篇為不易之法。是辯駁叔和者,反為叔和之功臣。叔和有知,當亦啞然笑矣。余考仲師原論始於《太陽篇》,至《陰陽易差後勞復》篇止,共計三百九十七節。二張於《陽明篇》病人無表裡一節,誤分為兩節,今改正之。何以不言節而言法?蓋節中字字是法,言法即可以該節也,至於痙濕暍證,雖當與本論另看,而義實相通。叔和引《金匱》原文以附之,不敢採入論中一方,微示區別之意也。其《序例》、《辨脈》、《平脈》諸篇,開手處先挈立論之大端。其《可與不可》諸篇總結處,重申立論之法戒。編次之體拔如是,王安道謂其附入己意不明,書其名而病之。豈知其附入處,用筆敷辭,不敢臨摹一式,大有深意。天下後世,若能體會於文字之外者,許讀此書,否則寧使千千萬萬門外漢諷我謗我,藉權力而陷我窮途之哭。總不使未入我白眼中者,向人說曾讀我書。曾讀我所讀之書則幸甚,叔和諒亦嵇、阮一輩人歟!